年节将至,拜访亲友、看望亲朋、拜见长辈统统提上了日程,在礼仪之邦的中国,无论如何不能空手登门,选择什么礼物就成了大家头疼的事情。在纠结之际,不妨学习古人智慧,在佳节奉上茶礼。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自古就是我们生活必须的佳饮,亲朋间馈赠茶叶也成了自古以来的礼节。送茶,可谓是老少皆宜百无禁忌。茶叶代表着内涵、沉稳、尊重与健康,也代表着一种文化的延伸与传承。在我国,送茶礼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以至于有人甚至喝了一辈子“礼茶”,愣是没进过茶叶店。
在历史记载中,清代的乾隆皇帝就特别喜爱以茶为礼。按今天的话说叫分享,按当时的逻辑就是“赏赐”了。英国马嘎尔尼使团来华时,乾隆皇帝就赠给了大量的茶叶。查阅历史档案,清单如下:拟赏英咭唎国王:普洱茶八团,六安茶八瓶,武夷茶四瓶。酌拟加赏英咭唎国王:普洱茶四十团,武夷茶十瓶,六安茶十瓶,茶膏五匣。
新中国成立之后,茶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国礼。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史称中美邦交的破冰之旅。中美领导人好多年不见面,怎么也得送点见面礼。但美国富得流油,有什么东西能镇住他们呢?思来想去,能当此大任的还是只有茶叶。在两国元首会晤间,周恩来总理代表毛主席送了尼克松一份茶叶。尼克松用手一掂,轻飘飘的没有分量。再一打听,合着一共才给了四两茶叶。周总理不紧不慢地和他解释,此茶非彼茶,这是大红袍,比龙井还要珍贵百倍。我们中国一年产茶上万吨,可这大红袍一年才能有八两的产量。毛主席送您四两大红袍,这就相当于是中国茶的半壁江山了。
中国是茶的故乡,上下五千年,茶文化作为东方文明的象征,已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淡,还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高雅,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下至挑夫贩竹、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
所以无论是乾隆年间的大手笔“赏“茶,还是新中国以克为单位送茶,都能看出茶是国礼,也可称为百姓间馈赠的佳品。若您还为年节送什么礼而头疼,那不妨试试茶叶。
近年来,随着品牌的异军突起,崂山茶也成为过年礼品的“主力军”之一。崂山茶具有典型的“小米汤、板栗香”特征,崂山绿茶香气清而不腻,茶汤厚实,不苦不涩,口感纯净,高档崂山绿茶更是入口即甜,喉头回甘,香气清雅;崂山红茶条索紧结,匀净,色泽乌润,香气浓郁高长,似蜜香甜。大家可以根据亲朋们的喜好选择绿茶或者红茶,送其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