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工作动态

【崂山非遗】“崂山非遗”系列线上展播:绿茶制作技艺

发布时间:2023-03-30 17:30|栏目: 工作动态 |浏览次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曲转悠扬的崂山道乐、口感醇厚的崂山绿茶、匠心独运的贝雕技艺、面香四溢的王哥庄大馒头、花样精美的崂山剪纸......多姿多彩的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串起了崂山的精神脉络。
为更好地促进非遗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质量迎办省旅发大会,充分展示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特别推出“崂山非遗”系列线上展播,将我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云端分享,与市民群众共享文化盛宴!今天我们介绍的是绿茶制作技艺。



 绿茶制作技艺 


图片


崂山绿茶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上多有方士道家往来常驻崂山。崂山自古流传“喝了山茶叶,头清眼明去心火;吃了绿茶草,血脉通畅身体好。”所谓山茶叶和绿茶草,是崂山自然生长的既可作茶又可药用的山茶。现在著名的5A景区太清宫三官殿前有两株山茶树,树龄分别是400年和600年,《聊斋志异-香玉》一篇中 “绛雪”仙子的原型就是这两株山茶树。崂山道士和文人学士也是用“活火煮茶”、“山泉水烹茶”,佐茶待客。


图片


崂山茶的制茶技艺,自清代光绪年间起盛行于崂山脚下(今崂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境内),距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江氏先人十六世嵋先(江嵋先,字麟山。儒业),独创了以烘、焙、揉、捻等多道工序加工的崂山茶制茶技艺并传承至今。1997年,崂山茶制作工艺第四代传承人江崇焕传承祖辈制茶技艺,结合自己深耕多年优良选育的茶树原叶,打造出新的崂山茶名片-“万里江茶”系列品牌。为现代崂山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2021年11月绿茶制作技艺入选山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图片
图片
图片



Copyright © 2022 国家茶业流通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青岛万里江茶业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