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工作动态

【乡村振兴】捷报!青岛市新添10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和5个特质农品

发布时间:2022-11-26 17:14|栏目: 工作动态 |浏览次数:

日前,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公布2022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特质农品名录。


17.jpg


崂山龙须、胶州马铃薯、九龙猪肉、即墨古邑春绿茶、七星河手工挂面、七星河手工玉米饼、王家庄油桃、七星河芝麻香油、七星河五龙鹅、莱西冰鲜鸡肉等10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截至目前,我市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累计达32个,登录数量居全省首位,35个大中型城市第4位


正礼崂山龙须、柿柿红崔家集西红柿、青岛华益富硒黑小麦、仁兆锐阳萝卜、新万福UU猪冷鲜肉等5个农产品入选特质农品名录。截至目前,全市特质农品数量累计达6个,登录数量居全省首位,35个大中型城市第3位


18.png

▲ 崂山龙须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指在特定区域内生产、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和商品量、具有显著地域特征和独特营养品质特色、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市场、公众认知度和美誉度高的农产品。特质农品是指在产自特定产地环境,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的农产品。


近年来,我市以发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特质农品和创建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试点为契机,积极推动区域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产品产销对接,增加优质绿色和特色农产品供给,着力培育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


19.jpg

▲ 柿柿红崔家集西红柿入选特质农品


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优质特色农产品资源及产业发展状况调查,深入全市800家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收集信息上万条,梳理合并成990个产品资源,建立市级优质农产品资源信息库。依据产品种类、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条件,首批遴选出100款产品,制定三年品质评价鉴定和名录申报登录计划,实现优质特色农产品梯次培育。


创新“政府+联盟”“监管+服务”工作机制,构建起市、区、镇、村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体系,严格资源调查、品审品管工作。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聘请青岛农业大学等8家高校科研机构为技术支持单位,评价鉴定能力覆盖种植业产品、畜产品、水产品、初加工产品4大领域200余个指标。


20.jpg

▲ 新万福UU猪冷鲜肉入选特质农品


发起“牵手行动”,组织16家社会检测机构成立公益助农检测服务联盟,为名特优新农产品和特质农品免费评价鉴定。打造示范样板,举办青岛市名特优新农产品工作成果展,创新推广名特优新农产品标识和二维码,持续提高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关注度。


21.png

▲ 青岛市公益助农检测服务联盟成立暨质量兴农牵手行动启动仪式举行


聚焦农产品标准应用、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品质评价、品牌打造等5项内容,制定名特优新农产品示范基地创建与管理规范,重点打造20个示范基地。发挥政府规划的引导作用和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培育崔家集西红柿、黄岛蓝莓、马连庄甜瓜等12个产值过亿元的名优特色产业。



▲ 七星河手工玉米饼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Copyright © 2022 国家茶业流通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青岛万里江茶业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